● 本报记者 陈露\n 近期,多家银行连续发表2022年年报
● 本报记者 陈露\n 近期,多家银行连续发表2022年年报。从年报发表的存款数据来看,多家银行的存款余额呈现添加,零售定时存款占比提高,存款定时化趋势较为显着。\n 业内人士以为,在商业银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、存款定时化趋势等要素的影响下,商业银行净息差承压,估计2023年净息差仍有收窄趋势,但收窄起伏有限。\n 多家银行存款余额添加\n 多家银行的存款余额呈现较大起伏添加。招商银行日前发表的年报显现,到2022年底,招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72745.13亿元,较上年底添加11618.36亿元,增幅为19.01%,存款增量创前史新高。\n 年报显现,到2022年底,中信银行客户存款余额(不含应计利息)50993.48亿元,比上年底添加3627.64亿元,添加7.66%;安全银行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3126.84亿元,较上年底添加11.8%。\n 这其间,零售定时存款的添加起伏较大,存款定时化趋势显着。年报显现,到2022年底,招商银行的零售定时存款余额为11208.25亿元,同比添加53.48%。到2022年底,安全银行的个人定时存款余额为7378.50亿元,同比添加39.79%。\n 此外,多家银行的零售定时存款占比也有所提高。比方,到2022年底,光大银行的零售活期存款余额为2594亿元,占比为6.62%,较2021年底占比有所下降。零售定时存款余额为8071.01亿元,占比为20.60%;2021年底,该行零售定时存款余额占比为16.40%。\n 关于存款定时化趋势,部分银行在年报中发表原因。招商银行表明,受本钱商场震动影响,客户添加投资定时存款产品,活期占比有所下降。\n 净息差仍有收窄趋势\n 业内人士以为,存款定时化趋势显着,将会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构成揉捏。\n 从现在发表的年报数据来看,部分银行的净息差呈现下降。年报显现,2022年,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.97%,比上年下降0.08个百分点;常熟银行净息差为3.02%,同比下降0.04个百分点。\n 在财物端,受借款商场报价利率(LPR)下调等要素影响,财物收益率下降,也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构成影响。2022年以来,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别离累计下调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。\n 展望2023年,部分银行估计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,但收窄起伏有限。安全银行在年报中表明,在财物重定价及让利实体经济的布景下,估计2023年净息差仍有收窄趋势。杭州银行在近期承受组织调研时表明,估计2023年息差存在必定下行压力,但净息差下降起伏会远低于2022年。\n 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估计银行全体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。不过,她也表明,下半年跟着经济企稳修正,LPR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不大,且零售康复也将构成必定支撑,净息差有望企稳。\n 下降负债本钱\n 业内人士以为,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,商业银行需求采纳多种办法来应对净息差收窄。\n 多家银行透露了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具体办法,下降负债本钱是其间一项。比方,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明,将经过继续加强对高本钱存款的量价管控,应对存款本钱上升压力。紫金银行在近期承受组织调研时表明,该即将活跃调整负债结构,严控高息存款规划,优化存款FTP定价,引导中长期存款向短期存款转化。完善客户定价办理体系,继续展开精细化、差异化定价办理。\n 3月27日,央行降准正式落地。业内人士以为,降准有利于下降银行负债本钱,缓解银行息差压力。\n 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表明,2023年的要点战略是要“做强重本钱事务,做大轻本钱事务”。意图是应对净息差收窄,添加财富办理事务和收费,下降重本钱事务的危险。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n\t\t\t\n\n\t\t\t\n\t\t\t\n\n\n\n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